KIM&CHANG
IP Newsletter/ July 2018
專利
AI 半導體相關的發明專利申請劇增
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中, 作爲新興增長點之一的人工智能(AI)技術通過爲整個行業的智能化提供不同的附加價值,受到全世界的矚目,在韓國與其相關的發明專利申請也劇增。據韓國特許廳的報道資料稱, AI半導體相關的發明專利申請,2017年爲391件,比兩年前增加了5倍以上。
尤其是,“機器學習用非存儲型半導體”和“神經模仿(Neuromorphic)用非存儲型半導體”的發明專利申請呈現出顯著的增加趨勢,其原因被推測爲:對于“機器學習用非存儲型半導體”的情形,對于機器學習用程序的驅動需要高性能高容量半導體;對于“神經模仿(Neuromorphic)用非存儲型半導體”的情形,其是硬件上模仿人體腦神經系統的下一代人工智能半導體的結構,專利申請量的劇增反映出了業界對于上述領域的高度關注和積極的研究活動。
[最近15年,與AI半導體相關的發明專利申請現狀(2003~2017年)]
最近15年,與AI半導體相關的發明專利申請現狀(2003~2017年)
按申請人國籍來看,韓國籍申請人(590件,71.3%)和美國籍申請人(182件,22.0%)提出的申請占總申請的90%以上,其次是日本(17件, 2.1%)、法國(9件,1.1%)等。三星電子(199件,24.0%)作爲主要申請人在AI領域申請量最多;緊跟著爲高通(59件,7.1%)、ETRI36件,4.3%)和KAIST23件,2.8%)等。
[主要申請人在AI半導體領域的發明專利申請數量(2003~2017年)]
主要申請人在AI半導體領域的發明專利申請數量(2003~2017年)
特許廳的分析結果表明,最近15年在AI半導體領域的發明專利申請828件中,“AI非存儲型半導體”的發明專利申請有650件,占79%;“AI存儲型半導體”的發明專利申請有178件,占21%。特許廳展望,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到來,爲了實現各種AI技術,非存儲型半導體的主導地位將保持一段時間。另一方面,“神經模仿(Neuromorphic)用非儲存型半導體”的發明專利申請被認爲是最有希望的技術,最近3年呈現最大增幅。
2017年,爲了搶先申請AI半導體相關專利,國內外公司在韓國的競爭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返回主頁